会昌县周田中心小学新校区规划
项目名称:会昌县周田中心小学新校区规划
项目地点:江西省会昌县周田镇
面积:118376㎡
完成时间:2011年2月
合作单位:会昌县城乡规划设计院
委托编制单位:会昌县周田新学校新社区规划建设指挥部
主要参加人员:王立新、叶胜发、肖丽芳、孙 威、彭艳明、郭荣生、刘金财、郭家翰、马 亮、钟艺敏、罗华胜、李艳清
一、项目背景
2010年12月23日上午11时40分,会昌县周田镇新圩村发生一起地质沉降灾害,出现4个喷涌点,周边不同程度受灾。灾害发生点距周田小学300米,小学各类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。灾害发生后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立即就防灾救灾工作专门作了批示。市、县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,并立即成立市、县联合指挥部。
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和灾民的安全,会昌县选址新建周田中学、小学新校区以及安置新社区。2011年1月20日,我院受会昌县周田新学校新社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的委托,承担周田小学的规划设计工作,新建地址定在周田镇上坝村,规划用地规模为11.84公顷,规划设计历时短短一个月时间完成,尽快的恢复和保障了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。
二、规划构思与主要内容
选址与规模: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,而学生就学与安置又迫在眉睫,结合地质部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,学校选址于场地建设条件好、无地质灾害区域、与现有交通联系方便的上坝村。根据教育部门的意见,周田小学新校区定位为会昌县南部片区的综合扶贫示范小学,就学学生应考虑边远乡村、贫困家庭及孤儿的就学人口,采用帮扶政策,让更多的贫困家庭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,学生规模为4500人(其中寄宿制学生为2250人)。
空间结构:学校功能包括应急疏散、小学教育、后勤保障和地质科普等功能。形成“一心、两轴、一环、四区”的总体结构。
功能分区:按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方式做出布局,并配备齐全的设施和功能。教学区、行政办公区、生活区和运动区动静分离、疏密相间。利用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,合理组织学生的“上课——休闲——运动——休息”等日常活动,强调环境育人。
交通组织: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行为方式,做到相对的“人车分流”,确保学生活动区域车辆禁行。规划按照正常车辆、来访车辆、消防和后勤车辆的不同来划分流线,同时考虑灾难发生时候应急车辆通行需求,在校园场地外围设置环形车道,并确保4个方向的交通出入口。
景观规划:强调校园与周边山体景观环境的有机联系,保证良好的景观视线通廊。注重室外空间设计,为师生提供不同层次和形式的交往空间,同时强调“环境育人”的设计理念,在教学区与运动区之间的景观分隔带上,建设占地约5000㎡的“地质科普园”,普及地址科普知识,以及从心理上强化孩子们的灾难保护意识,也更好地警示社会重视预防灾害发生的意义。
应急疏散:注重快速疏散以及交通畅通,设置环网相扣的交通组织以及5个疏散口;规划考虑以小学为中心1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灾难应急需求,规划学校应急场地面积为4.5公顷,满足1.5万人的避难需求。后勤保障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,强调“平时利用与应急保障”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紧急情况下电力通信设施和供水设施的通畅。
建筑设计上结合赣南地区建筑的使用特点,总体采用“坡顶建筑,暖灰色调”的简约建筑风格,减少过多的线条装饰,重点强调建筑功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,结构上满足全框架不低于8度抗震设防要求。
三、创新与特色
1.建立一个结构安全与心理安全并重的校园生命线
由于周田镇是抗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防区,校园建筑满足8度设防的结构要求。规划在校园内设置多个疏散出入口,确保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疏散至安全区域。在校园内4.5公顷的疏散场地,满足1.5万人的避难需求,并配备必要的物资存储、给水、电力、通信等应急设备设施,确保生命保障工程的通畅。
规划设置一处占地5000㎡的“地质科普园”,从心理上构建学生的安全保障工程,同时更加高效、多元的空间既营造出一个丰富立体的校园空间,又为学生们创造了多样的交往空间,提供了更加活跃、亲切的学习环境。
2.强调建筑布局与外部环境的联系
周田新镇区西南面为羊石寨,西北面山峰层峦叠嶂,总体处于群山环抱的优美景观之中。规划充分强调地块与外围景观环境的呼应关系:建筑主要朝向都面对周田镇景区山峰——羊石寨,强调对景景观的标识感和象征性;同时利用建筑间距的景观绿化,强化与西北面群峰景观之间的呼应,充分体现“景中有园、园中有景”的设计理念,有机的将良好的外部景观渗透入校园内部区域。
3.就地取材,粗粮细作,突出和强调地域文化精髓
本项目属于灾后重建项目,本着“经济节约,实用安全”的设计原则,在建筑的形式风貌、材料选择和工艺做法方面都应突出和强调其地域的特征,突出和强调项目的可操作性。设计方案所采纳的均为本地材料,总体采用“坡顶建筑,暖灰色调”的建筑样式,一方面保证学校建筑的活泼氛围,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地域的坡顶文化精髓。
在详细设计和施工方面,规划强调“粗粮细作”的设计理念,运用本地材料精心加工,以人为本,精益求精,充分确保施工和使用的安全。
四、实施情况
1.广泛调动,精心组织,安全高效的保障各项设施投入使用
自灾难发生之后,为确保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,各级政府广泛调动社会资源,社会各界积极相应号召,在第一时间加入到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之中去。
通过高效合理的规划安排和施工组织,充分解决好镇区及周边区域村民的就学问题,保障了学生的短时间内搬进安全舒适的学校,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
2.学校的景观环境品质得到了较大的加强,城镇的空间品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。
该项目属于周田新镇区选址建设的“先行工程”,规划重视景观环境的打造,强调校园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呼应关系。一个拥有优雅环境、齐备设施的现代化校园,更好的带动了城市的今后发展,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空间品味。
3.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基本的保障,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成为功能完善、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中心小学,彻底的改变了原有破旧的教学环境,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。同时,学校配备了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,保障了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