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犹县古田村村庄规划
项目名称:上犹县古田村村庄规划
项目地点:上犹县古田村
面积:4.4平方公里
完成时间:2013年1月
委托编制单位:上犹县水岩乡人民政府
主要参加人员:韩高峰、王立新、许五军、王涛、孙威、陈晓建、肖荣华、许瑞清、彭艳明、钟德辉、马亮、朱荣强、袁勇、吴冰花、徐小明
一、规划背景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的有关要求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解决突出民生问题,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,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,综合整治村庄环境,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村庄,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。赣州市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范围危旧土坯房进行改造,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,首先编制村庄建设规划,合理确定村庄建设布点,明确村庄产业布局,充分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有序推进农户土坯房旧房改造。
古田村位于上犹县水岩乡,辖区面积约4.4k㎡,其中耕地面积约0.48k㎡,山地面积约5.24 k㎡,有4个自然村,11个村小组。该村生态环境较好,但基础设施不足,经济发展滞后,为省定的贫困村。
为实现赣州地区村庄振兴发展,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。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抽调“三送”干部,为村民送政策、送温暖、送服务。本着先规划后实施的原则,先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,并通过规划指导下一步实施,指导村庄逐步有序的发展,逐步改变村庄落后局面,改善村民整体生活质量。
2012年7月,我院受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,承担该村规划编制工作,至2012年底,历经半年的时间完成编制完成。
二、规划构思
随着“三送”工作的深入,政府相关帮辅政策的出台,村民的生产发展和建房的意愿逐渐高涨。为更加切实有效的推进好“三送”工作的总抓手作用,切实提高和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。我们提出如下几点规划构思:1)大力实施“生态发展、绿色崛起”发展战略,严格保护村庄现有的山水田园风貌;2)依托资源优势,合理确定各村小组布局和发展策略;3)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,合理确定发展产业;4)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,优化资源配置,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。5)政府推进与村民自主相结合,完善支撑体系,有效指导规划实施。
三、主要内容
1.通过对上犹县古田村现有资源的盘点和分析,认清自身不足,确定了创业致富、环境保护、民生改善、社会和谐和基层党建五项主要任务。确定其发展目标应包括生产生活、住房条件、公共服务设施条件、市政设施条件、社会事业和生态保护等六个方面的内容。
2.依托各村小组人口和发展资源情况,以整体推进和重点建设相结合,优化资源配置,合理确定村庄布点规划,确定了优化发展区、鼓励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三类区域,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。
3.依托全村产业资源优势,以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,大力发展生态产业,规划建设君子坑休闲养身度假基地、现代农业采摘基地、桂花种植基地、生态化鱼塘养殖基地、油茶和蔬菜种植基地等。
4.结合村庄现有条件,完善公共配套体系。整合现有小学用地,建设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,完善后勤保障功能。新建社区中心一处,设置村民公共活动、社会医疗、学习培训、“两委”办公等功能。
5.近远期相结合,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。规划预计在2014年实现全村范围内的道路硬化,在全村范围内完善电力电信、给水排水和环卫等设施,设置2处箱式变压器、2处高位水塔和其他市政管线等。
6.根据上犹传统的“四扇三间”建筑风貌和村民意愿进行户型选择,按照“七图一书”的标准,对各居民点编制具体的村庄建设规划,规范和引导村民建设。
7.结合农村生活的需求,提升打造了4处公共开敞空间,为村民的公共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。
8.结合有关土坯房改造政策和村民意愿,制定有关住房建设和房屋整治的导则,切实保证实施效果。
四、创新与特色
创新一:统筹兼顾,分步实施,宏观与微观相结合,切实保障规划的方向性和可实施性
为保证规划的实际可操作性,同时又能保证规划能站在更高更长远的位置加以合理的控制。我们将本规划分为两部分:
(1)是从宏观层面,以农民的劳作半径为基础,合理安排村庄布点。并分阶段逐步完善产业布局、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。
(2)结合村民意愿与实际情况,对近期需建设的居民点、社区中心、学校、小游园等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。
创新二:政府推进与村民意愿相结合,切实解决村民住房问题,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。
我们通过整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推行的有关政策后,向村民宣传推广,极大调动了村民积极性,并落实到我们的规划之中。
对村民现状房屋进行鉴定分类,并实行不同的改造方式,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。
根据上犹县现有建筑风貌特点,积极向村民推荐具有传统元素和符号的户型。并根据村民意愿进行改进和优化,规划设计了4种不同占地尺寸的户型。并根据全村现状房屋特点,制定了几种典型样式的改造导则,进一步指导村民对房屋的更新和改造。
创新三:生态发展,绿色崛起,积极寻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新思路
规划在充分保护现有良好的山水环境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生态产业,大力发展以休闲养身度假、现代农业采摘、桂花种植、生态化养鱼、油茶和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。较好的保持了农村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,同时又带动村民产业的繁荣和发展。
创新四:设施先行,全面覆盖,充分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
在统筹考虑村庄布点的前提下,集中财力对小学、社区活动中心和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进行重点打造,争取群众最大程度的支持。
针对市政基础设施特别缺乏的区域进行重点打造,尽快解决困难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的窘迫。并通过统筹规划,逐步在全村范围内完善市政基础设施。
创新五:因地制宜,环境提升 ,充分尊重现有地形,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。
规划在居民住房点的选择上尽量依托原有的宅基地进行建设,规整原有零散住房点,进行统一规划布局,做到“不砍山,不动田”,切实合理的保护原有农村的地形地貌。
结合村民生活习惯,在村民住房相对集中区域设置一定的小游园,为村民日常生活和交流提供空间。
五、实施情况
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
在规划的有效指导下,规范了生产方式,完善了市政和环卫设施,引导和组织好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。村民的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,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得到极大的遏止,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。
通过“三送”工作的逐步深入,村民对政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。
从项目之初的村民消极建房,到项目实施时候的积极配合政府改造,主动要求参与建设。我们不难看出村民对改造工作的认可。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提高,极大的带动了村民的改造热情。
农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在规划的指导下,统一建成了社前二组、社前一组、栋子组等住房点,原来零散的土坯房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整齐的新房,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。
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。
在规划的指导下,完成了2500米长的村组道路硬化,修建桥梁2座,完成水圳5处,完成1处小学环境景观改造,完成垃圾收集池30个,建设完成社区中心1处。
农村公共空间得到较好的改善
在规划的指导下,现已建成4处公共开敞空间,为村民日常交流和活动,提供一定的空间载体。